Tuesday, April 12, 2011

姥娘 (上)

台南出生台北長大的我,爸媽兩邊家庭都是俗稱的外省背景,記得國中的學生證上還會有"籍貫安徽"的標示。隨著台灣整體環境漸漸淡化省籍意識,加上出國念書後國家意識變強,我深深地認知自己是台灣人,也引以為榮。

但當我回憶起兒時生活,以及打電話回台灣問候親人,喊我外公一聲 "姥爺",我也是會驕傲地想:"我也是半個山東人!" 尤其上館子吃麵食水餃,我更是張牙五爪挑剔地緊。這樣的外省情節,完全無關政治,只是家庭背景的文化與懷舊情感。

外婆,我們喊"姥娘",這個"娘"發一聲的音 (ㄋㄧㄤ)。從小叫慣,也不懂為什麼是一聲不是二聲,可能就是鄉音吧!

這是一篇欠了好久的文章,沒欠別人,是欠自己。從姥娘過世,到我2010年陪姥爺返鄉山東,心中的感觸像是小螞蟻在心頭上密密麻麻地爬,千頭萬緒的回憶已經失落了時間線的連貫。每要認真想起,情緒又起伏起來,免不了伴隨些思念又心疼的眼淚。有時一難過,文字就停了。

我姥娘不識字,但是她的一生充滿故事。

我沒有甚麼文采,但至少我識字。這些記憶不寫下來,就會被遺忘了。

劉悅華是她的名字。家在山東省諸城縣,劉家國共戰爭前是做做小生意的,挑點青島的東西來諸城賣,或是賣點東西去青島,大姨轉述,姥娘說因為做生意家裡經濟狀況還算小康吧!有時候在床沿一摸也可以摸到一銅錢。去年去山東探望這些遠親,劉家人的個性都是好客爽朗又大方,十足的生意人,大陸改革開放後現在建設生意也都做的挺好。

雖然不愁下一餐,但是姥娘的母親很是保守,認為女孩子不用上學堂,在家做做女紅和家事,以後也是嫁人。甚至傳統到幫姥娘裹小腳,雖然不知多久後放棄了,姥娘成了"解放小腳",然而對於骨骼已經造成永久傷害,影響深遠。

應該是有人說媒嫁給我姥爺當了范家媳婦,范家務農,生活比較刻苦。後來國共戰爭開始了,不管是國軍還是共軍,都在鄉下地方抓壯年男子當兵,謠言鬧的沸沸揚揚,姥爺擔心焦慮之下就離家上青島,在國軍被服廠找個份工待下來。

姥娘留在諸城守著臥病的婆婆,戰事越演越烈,居然有天一顆炸彈直投下婆婆的臥室,婆婆沒傷到,卻也被嚇死了!姥娘自行埋葬了婆婆,屆時原本的兩個兒子也陸續因為衛生醫療環境差,夭折了。丈夫都不在身邊。

姥娘不想離開諸城,娘家大大小小都在這塊她生長的家鄉,父母雙全,她怎麼捨得!?但是姥娘大哥有遠見,戰事緊繃了,極力勸她上青島找姥爺,「現在不走,就見不到了!」幫她在衣服內裡腰上縫了一圈銅錢,就要送她上青島。(誰知姥娘姥爺到台灣後,劉家范家都成了黑五類站在椅子上讓人批鬥。)

去年我從青島搭乘汽車到諸城,約兩個鐘頭的路程。但是當年哪有現在大規模的馬路與汽車?看了一下Google Map好像也要100公里,不知當年她們走了幾天。

因為擔心抓兵的人,某段路程大哥和姥娘分頭走,再約某地會合。路途上,姥娘碰見了她表妹,還正在田裡務農,表妹聽她說要上青島,拋了手上的農具就說要一起去。兩個姑娘一起作伴,卻被歹徒盯上了!被矇上頭不知方向被抓去哪!應該快是嚇死了吧!一陣混亂後姥娘感覺周遭似乎沒有動靜,掙扎鬆脫後發現只是身上一圈銅錢沒了,歹徒不知早往哪跑了,根本沒人盯著她們!雖然被關在穀倉但是沒有上鎖,兩個人努力掙脫,就拔腿跑再奔回大路。和姥娘大哥會合時,當然是被責怪拖延了時間,她也不敢提起錢都被搶了。

這一路坎坷,還好化險為夷,還是到了青島與姥爺重逢。

Monday, April 4, 2011

昆布柴魚高湯與茶碗蒸的親密關係



話說我曾特地為了火鍋燉過豬大骨高湯,也燉過雞高湯,就是沒試過日式的昆布柴魚高湯。這次因為Andy一個提議要煮茶碗蒸,我認真翻了翻和食の事典尋找茶碗蒸料理中,蛋與高湯的正確比例,以及經典的日式高湯 (だし) 怎麼執行。

[高湯材料與做法]
水 2L
昆布 20g
柴魚片 30g

1. 20g昆布沖洗拭擦後放入2公升的冷水開始煮,煮至沸騰後轉中火,慢滾10分鐘,慢慢引出昆布的滋味。之後轉為小火,用湯勺濾出高湯的白沫。

2. 取出昆布*,爐火轉大逼出高湯雜質的白沫,再濾出。此步驟可以避免昆布的腥味。

3. 加入50ml冷水,使高湯稍微降溫,加入30g柴魚片,待水滾後,再中火慢滾30秒,並且同時濾出有雜質的白沫。(柴魚片不可久煮,味會變苦。)

4. 關火。將乾淨的廚房紙巾墊在濾網上,過濾掉柴魚片*。用力擠壓因為柴魚片間都是高湯精華呀!

5. 做好的高湯就可以放涼待用,搭配煮甚麼料理都是好幫手!

[茶碗蒸材料與做法] (不完全參照食譜)

A 蛋料
蛋 3顆
高湯 600ml
米淋 1 teaspoon
鹽 1/2 teaspoon
醬油 1 teaspoon

以上材料混合後,細心用濾網過濾掉打不散的蛋清,這樣茶碗蒸吃起來才柔軟細緻。

B 內容物

這次我們用了五顆蛤,六片魚板,雞胸肉(大約80g)還有兩片香菇。全數放入碗中 (在家隨便吃所以就放在大碗一起蒸),或是平均分配到茶碗蒸小碗。緩緩倒入混合調味好的蛋液,小心不要造成氣泡。倒完後,如果表面有小氣泡也耐心的挑掉。

放入大同電鍋蒸15分鐘,就完成了!

*備註:好友小丘建議,熬過高湯的昆布和柴魚片還可以再利用煮成佃煮,昆布可剪小塊(入口醬菜大小) 和柴魚片一樣,分別用醬油和米淋燉煮,配稀飯或是包飯糰都好吃。

因為加入大量的高湯,茶碗蒸的味道完全取決於高湯的鮮美度。自己燉煮的高湯有層次,天然不人工,加上細心去除雜質喝起來完全沒有腥味,清淡有深度的就是這一味呀!

食譜中三顆蛋加600ml高湯的比例恰到好處,如同道地日本餐廳提供的茶碗蒸一樣的口感,入口即化,若有似無隨著高湯就飲入。雖然這次做的茶碗蒸不美,但還是提供照片參考一下這綿密細緻的口感。

這次晚餐後,我開始一直肖想購買茶碗蒸的小碟小碗小盤,美食沒有搭配的餐具,還是有點小遺憾呀!

Monday, March 21, 2011

[產檢] the 12th week

第12週的產檢重點是要抽第一次產前篩檢的血 - 此為驗小孩有沒有唐氏症或是染色體異常。

抽血前,板著臉但我相信她是好人的護士測量我的體重還有血壓。81/56? 我問她會不會有點低。護士看了之前的紀錄說,我的血壓是偏低,提醒我少去人多的shopping mall,我需要比較多新鮮空氣。(反正我也很少去mall)

接著就是聽心音了。Dr. Tan先是拿儀器放在我的大腿動脈,讓我們先聽我的心跳速度以作比較。之後蠟筆狀的儀器移到我的巴豆,雖然醫生說"it's gonna take a while to find it" 但是一說完馬上就找到了!撲通撲通跳好快,平均一分鐘有167下!而且速度快慢不一。當我提問時,醫生表示心跳速度不會一致,有快有慢才是正常,如果是規律的一直線才需要擔心。

聽到小孩心跳不知為何就是好逗人開心,要是我也有聽心音的儀器就好了!如果可以每天聽,這些身體不適好像也可以更容易忍受。

關於我左邊臀部疼痛,醫生表示是子宮可能已經壓迫到左邊的sciatic nerve (坐骨神經),只能熱敷,或是揉揉酸痛的部位,再來就是老話一句:忍耐。

兩三週前我拿著醫生開的單,去抽依法孕婦必須做的驗血報告,在事前不知情下抽了七大管。驗血結果我是乖寶寶沒有性病 (法律規定要驗我還能怎樣?) 但是有缺鐵性貧血,數值比低標低了1.5,不是太多,但是我已經在吃prenatal vitamin了卻還是貧血,醫生就要我再多補鐵劑。

低血壓加貧血,難怪我一睡著就像掉進黑洞爬不出來,常常頭暈,上次兩天沒吃肉 (因為孕吐到胃痛想說讓腸胃休息一下) 就嘴唇蒼白四肢無力。

但,這些都是小事。今天最難受的消息是,我居然測出來有Gourp B Streptococcus (GBS) (乙型鏈球菌)。醫生說不用太擔心,開了一週孕婦安全的antibiotic給我,四週後看診在尿液檢驗追蹤。我問她吃藥安全嗎?她確認這是孕婦安全用藥,不過antibiotic當然會有其副作用 (應該是傷胃吧!),只是跟有菌的風險 - 小孩感染,甚至早產,肺炎和腦膜炎,這些問題相比,當然還是要服藥為優先。

回家查了些資料,發現有些孕婦在臨盆前還有打抗生素針,小孩居然還是有發燒等等感染跡象...

恩... 我還是繼續做功課下次一起問醫生好了。(嘆~)

[產檢] the 8th week

(Dr. Tan很逗趣地按照小孩的形狀畫了一個薑餅人,不然我們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第八週的產檢是第一次照音波,看看我家房客有沒有乖乖在家好好待著。之前因為腹絞痛太早照超音波,不但沒有看到yolk-sac,也沒有心跳,所以我們都有點緊張。


不過Dr. Tan很快就找到小孩心跳,一分鐘147下!看到心跳的第一秒我超興奮,不禁提高分貝大叫:Oh my god I saw IT!!! 也留下一滴感動的眼淚。(真的只有一滴)

Andy把我的手握好緊。


Tuesday, February 8, 2011

當媽媽

以前小時候不懂事,會覺得說如果不生小孩的話,何必結婚?當情侶也是兩人世界甜蜜美滿。自己結婚了以後,就覺得一直在旁囉唆生小孩或是祝福早生貴子的親友太愛湊熱鬧,難道結婚就只是為了生孩子嗎?好像生小孩這種重大決定是可以大家起鬨就決定的,尤其自己老爸催很大,讓我懷疑他是把我當成家裡的狗,我家Nana母狗生了三次總共12隻,我沒有要和她拼的意思。

對小孩的責任,不是只是生,還有養。一旦決定,小孩生了是塞不回去的,總是要好好思考自己的時間規劃。從小很愛照顧人被認定很有母性的我,在真正可以生小孩的人生路上,卻遲疑了。外表柔順但是其實很反骨的我,被催多了後隱性的叛逆因子就不斷發酵!我不斷問Andy,生小孩到底有什麼意義?他有時開玩笑就說,賺很多錢死了以後可以留給小孩(但我不覺得我會賺很多錢),或是嚴肅的敷衍我“這是生命的延續”。

想到兩人自由的生活會改變需要妥協,很在乎體重的我又必因懷孕發福,生養小孩的花費,為人父母的壓力,懷胎十月餵母奶時要戒近來的嗜好--紅酒和每天必喝的咖啡。我心裡其實明瞭這樣的改變對於父母都是甘之如飴,只是,實在有點提不起勁。

有天,跟某好友聊起這件心事。他是那種覺得結婚的人腦袋都壞去,生小孩更非他理想的憤世嫉俗(誤)之人。聊著,才驚覺自己對於當媽媽沒有信心!我自己的媽媽聰明能幹辛勞全能,但我卻自認童年不太快樂,很多矛盾,壓抑,以及被忽略。我現在已經不如我媽十分之一,難道我真有可能為小孩的童年與教育負責?朋友的立場則是 “你怎麼知道小孩想被生出來?” (登愣!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他也因為父母吃了很多苦頭,雖然認真克服還是好好過日子,也許內心深處還是有很多解不開的埋怨。

但是,話鋒一轉,他說:“如果可以選擇,我會希望可以當妳的小孩。” 我有點意外。他又說 “我覺得你會是好媽媽。”

希望他不是隨便敷衍我,或,就算是真的敷衍我也罷,這句話卻給我不同的信心。可能是一個憤世嫉俗(誤)的中年男子(誤)講出這樣反差的話,有效果加乘的作用!

2010年12月底,大學摯友夫婦帶著女兒來北加州遊玩。乾女兒已經從哭啼啼的小娃兒蛻變成討人愛的三歲小女生,每次回台北都迫不即待找乾女兒玩玩,作餅乾烤蛋糕,小手牽著我口裡喊乾媽,聽了心是又甜又軟。同樣曾有卵巢的問題,朋友建議我要生就快嘗試,免得年紀大了,到時候想生也生不出來!(感謝她對我講話永遠都這麼直...)

“那就先試試吧!” 我們想。

豈料一試就中獎!這大概真的是老天爺的安排與祝福!

目前是第八週,外貌看來身材沒太多變化,只是初期徵兆我沒一個落掉!噁心,嘔吐,頭昏,嗜睡,胃酸逆流,heartburn,偶爾腹瀉...應有盡有。口味也徹底大改變,愛甜食的我現在除了水果,一點甜的都不吃,甜豆漿喝了吐,杯子蛋糕聞了噁心!一直都熱愛法式烹飪還有義大利料理,現在對於西式餐點的興趣也降低,想吃的東西不外乎台式小吃:滷肉飯,米粉湯,排骨飯,涼麵等等。Andy說 you finally reveal your true self! 骨子裡的台妹現身了!曾經在紐約可以一兩個月不碰亞州食物的假紐約客早就不知到哪去了!

因為吃不太下身材還沒胖,有時候還是很有不切實際的感覺。我真的要當媽媽了嗎?不過每晚睡前害怕隔天早上的morning sickness倒是真的。我還沒有到夢想生出來小孩可愛模樣的階段,每天只是花心思提心弔膽的進食,希望自己不要再吐。有時候覺得目前生活很廢也會沮喪,只能安慰自己這都是暫時的,每個人在人生階段中都有不同的任務吧!

目前過程中,最感到安慰的就是我媽的反應。從一開始她從來沒催過我,大概是很清楚我的死脾氣,但是當我告訴她好消息時,電話中她傳來興奮又緊張聲音恭喜我,關心我的不舒服,給我建議。知女莫若母呀!想到自己到這把年紀跟媽媽感情還是很好,對於自己當媽媽好像也可以比較有感情寄託。

當然Andy是生活中最大的支持。最近工作超忙,卻堅持要陪我看醫生,體貼我不適分擔很多家事,燉雞湯,煮冰糖燕窩,採購任何我想吃/還可以吃的東西。希望我過了前三個月後可以徵兆減輕,對於家事可以多一點產出。

我的好友們,超過半數的你們都還未婚,拜託不要排擠我呀!我不會變成只會滿口媽媽經的媽媽!

Monday, December 6, 2010

記憶中的炸醬麵




記得剛搬到加州、有陣子我好懷念台灣吃過炸醬麵的滋味。於是、探訪了幾家中國餐館想找尋家鄉的滋味、不料都被地雷轟炸的心痛離去。而這個小願望就擱進心底不加理會了。

前幾天在噗浪上看到噗友們紛紛分享品味炸醬麵的好滋味、原來是某位居住於東岸的好廚娘森林小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分食她的招牌炸醬。眼見紐約、紐澤西都有人貼上美味的照片、我羨慕的心癢癢。昨天就參照森林小丘的食譜炒了一磅半的瘦豬絞肉做了炸醬!寒舍人丁稀少所以將材料減半、做法95%都參考小丘的做法。唯一差別只是我怕腥、所以米酒還是加了兩大匙。薑末磨得綿密、份量兩倍、炒豆干毛豆時加一半、炒豬肉時再加另一半。



瘦豬絞肉 1.5 lb
毛豆 0.5 lb
豆干切丁 0.5 lb
甜麵醬 0.5 lb / 8 oz
辣豆瓣醬 4 oz
薑末 2大匙
米酒 2大匙
醬油 1大匙
白胡椒 2 茶匙
油 適量
鹽 少許

1. 熱鍋熱油煎香豆干丁、再加入毛豆炒香、加入薑末1大匙還有少許鹽。煎香後豆干毛豆起鍋放置一旁備用。


2. 熱鍋炒香豬絞肉、加入米酒2大匙、醬油1大匙、薑末1大匙以及白胡椒 、炒至鬆散。

3. 加入甜麵醬和豆瓣醬炒至均勻。把之前煎香的豆干毛豆回鍋一起炒。


4. 均勻炒至小丘說的"醬香四溢"食材都入味、就可起鍋。



這份食譜操作說來不難、但是小丘的食材比例抓的巧、呈現出的口味就像是餐廳裡的炸醬、令人驚喜!

份量不小、不過可以分裝冷凍。週末煮一次、平常日沒空煮三菜一湯、下個麵熱個炸醬就是簡單美味的一餐。

Bon Appetite!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Yoga

I have been practicing yoga for a while, just not consistently. So the strong muscle pain came to me if I went for a class after being lazy too long. That held me back to yoga class sometimes.

It is the first time today that I went to the second class in the same week. I actually felt much stronger and more relaxing after the class. When I told this to my instructor Angie, she was like, are you kidding me? You only came to the class once a week? You need more practices!

So the main point Angie emphasized is consistency. If I decide to practice twice a week, I have to spread it evenly - leave three days between two practices and STICK WITH IT. That is the goal now I am going for. I definitely want to strengthen my body and mind.

I did the tripod posture today, which I never thought I could do that. It looks damn difficult because I don't think my arms are muscular enough to support my whole body weight. But I did it. How? A great balan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d and hands matters. A strong core. And faith, you have to believe you can do it and don't worry to fall. (because everyone falls.)

(http://www.fitsugar.com/Strike-Yoga-Pose-Tripod-Balance-96756)

I know this is a bit cliche but I did find the method could apply to any obstacle in life. It always looks difficult, god damn difficult that you think it's impossible to overcome. Yet you need to find an appropriate approach balancing out, and to strengthen your mind and ability, most importantly, and you need to believe yourself.

Then I feel refreshed and full of courage ag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