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章.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文章.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August 5, 2009

妹妹是...

聽說有一本書這樣存在著...

(封面) 妹妹是
(第一頁) 愛哭鬼
(第二頁) 討厭鬼
....
....
(以此類推)

我有一點點印象,五乘五公分不到的大小,完全手作,每一頁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書寫。那應該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設計製作的書!XD

這次回高雄聽三姨提起,才又有些印象。記得妹妹剛出生到上幼稚園,我常常有被爸媽冷落的感覺,時而偷捏妹妹熟睡的小臉 (不過當然不敢很大力),時而躲到衣櫥裡偷偷哭泣 (希望有人可以找到我,不過通常都是自己出來。) 人家說創作者通常都要歷經感情波折的切身之痛才會有好作品,我想這本手作繪本應該就是當年我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代表作。

不過日常生活中,我照顧妹妹就像她的第二個媽媽,也許是壓抑,或是跟她本人玩耍時還是很可愛,接她下課、陪她吃飯、玩老師遊戲、餐廳遊戲、租書店遊戲 (這個打小報告的居然告訴媽媽我偷買的漫畫書) 因為相差八年的年齡,一直以來我像長輩一樣照顧她,會陪伴,但不可能聊心事。是到了這幾年,她慢慢成熟,剛好我也退化幼稚,我們的心靈年齡總算接近在同一個頻道上。

隨著年齡及生活歷練增長,青少年時期以朋友為重的我越來越相信家人才是最重要,所以對妹妹的關愛更是不保留。常常我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節儉買不下手,但念頭一轉要是買給妹妹就阿莎力的付錢。去年三月妹妹來紐約玩耍,我強勢地要他打電話給SVA安排面試,結果實力堅強的她就錄取了。2008秋季開始了妹妹在紐約學藝術的旅程。

是啦!我有時還是會偷偷忌妒她,因為她可以真正將繪圖當作以後的職業學習,這是當年的我得不到的。不過,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以她為榮!我變得像那些三八的父母一樣,喜歡人前人後誇耀我的妹妹,想要上網給大家看她作品的照片,喜歡看到大家對於她畫作的驚嘆表情,覺得她的成就就像是我的成就。

2008因為她的加入,我的紐約生活有了些許改變,很少到酒吧喝酒 (這是MBA交朋友的管道,也是畢業條件之一),也幾乎沒去clubbing,因為這些場所未滿21謝絕消費,因為有拋棄妹妹的罪惡感,我推掉了很多約。取而代之的,我們跟我一群不沾酒的好朋友們盡情享受紐約的文化,去看展覽、野餐、戶外活動,或就是單純在家煮飯吃飯聊天。日子也是過得充實又愉快。要是妹妹功課上有好表現,我就名正言順的帶她去高檔餐廳享受一番。天氣不好,我們就窩在家裡宅一天看DVD。到最後,好像也不是只有她依賴我,我也依賴她。

2009七月回台灣探望家人,不知道為什麼剛好阿姨爸爸媽媽都生病了,我返美的機票一延再延,多留在台灣的時間也沒心情跟朋友出遊,醫院家裡兩邊跑,有空時就跟妹妹暱在一起,吃路邊攤或是看漫畫。剛開雙眼皮的她有很多保養禁忌,我就當她的司機跟跑腿。每天嘻皮笑臉開玩笑,也把媽媽逗得很開心。

兩天前在去桃園機場的途中,我跟媽媽脫口說出:"西岸沒有Helen一定很無聊..." 眼淚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掉下來。我才驚覺,即將要結婚了,以後這樣跟妹妹打打鬧鬧的生活也許就不再有了。我好慶幸自己在紐約時改變生活型態多跟妹妹相處;我好慶幸在台灣時沒有一直往外跑反而跟妹妹窩在一起。

沒有人是完美,丁海倫脾氣拗起來我也是頭很痛。但是只要她公主心情好,奴婢我也就跟著雞犬升天。對我而言,妹妹呀,就是妹妹。沒有別的代名詞也沒有累贅的形容詞。我最喜歡她笑起來的瞇瞇眼,一副樂歪歪的小賤樣,這就是我的妹妹。






延伸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ting15/20663748

P.S. 媽媽說印象中我應該是寫妹妹是愛哭鬼、討厭鬼之類。我想想也是,比較像是小朋友的用語。

Friday, July 3, 2009

My last day in New York City

多虧大衛願意收留我,在紐約最後一個晚上的居所,居然跟我在紐約的第一夜相同─都是Rego Park。

來紐約前不相識的Paula相見第一天就收留了我,兩個女生睡在同一張床,一睡就是一個月。而我跟Paula也從客套的學姐學妹變成嬉鬧的好姊妹。

鬧鐘尚未響就起床,借住朋友家的感覺好熟悉,好像我才剛抵達紐約,正要戰戰兢兢的面對未知的研究所生活。把睡在小沙發的大衛搖醒請他到床上繼續睡,我出門做最後一次採買,再跟Miya一起用午餐。(Miya第一次跟我約沒有遲到,真是太神奇了!果然是真的有惦記我要離開。哈哈!)

好捨不得呵。

離開的前一週,因為奔波於雜務及打包搬家,肉體與心靈的負荷超載,根本沒有時間與心情風花雪月。如今,所有包裹已寄出,行李箱打包好,舊記憶就從腦海深層竄出,熟稔的朋友們多半已離開這個慾望城市,但我們曾在紐約念書遊玩工作的足跡卻歷歷在目。我不是捨不得紐約,讓我傷感的是在這裡努力紮根的舊回憶。

再去了一趟我愛的Farmer’s Market,再去看了曾以為美(國)夢成真的Nielsen Company,去最後一次Yankees’ Store買紀念品。

舊回憶,可以帶走;紐約,可以再visit;朋友們,不是在身邊,就永遠都在心裡。

新的生活,正等著我!San Francisco I am coming!

Thursday, August 7, 2008

Privacy?

美利堅共和國無庸置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硬體設施學術研究,我不會樣樣頂呱呱的拍馬屁,但是絕對都在已開發國家水準!(不然我們幹麻都跑來留學?) 我唯一不解的是,為什麼這裡的洗手間是如此落後!

來紐約以後,首先,我發現這裡的馬桶高低不一,有些真的很高,大概是美國人腿比較長,也忘記美國境內也有許多嬌小的歐洲和亞洲移民。我聽過最好笑的是我堂姊來紐約找我玩,我們到處閒逛不可避免的去上個公共廁所,事後洗手時比我矮兩公分的她悲悽地說: 

" 剛剛坐在馬桶上,我的腳夠不到地..." 

現在想到還是想笑,我猜她大概運氣絕佳遇到高高在上的馬桶,想想幼稚園畢業以後還有這樣的如廁經驗也真是奇譚一件。

好啦!上述事件跟落後無關,只是一個跟洗手間有關的小笑話。

大家都覺得美國人很個人主義,非常重視隱私,但我大膽咬定他們並沒有落實這個隱私權在洗手間上。

美國洗手間隔間版很短,我目測從地板以上至少有三十公分是空的,所以你可以不小心看到隔壁那位女士穿什麼高跟鞋,也可以依照地上的陰影推估這個人現在作出什麼動作 (例如:脫褲子、坐下、穿褲子或是從包包裡拿東西) 。曾經有一次我坐在馬桶上,忽然有一捲衛生紙滾過來,想說是不是隔壁的女士不小心掉了,會不會因為這樣就沒紙擦屁股,要幫忙撿起來還給她嗎?就在我腦裡跑過這些無聊念頭時,就看到一隻擦了艷紅指甲油的手從下面的伸‧了‧過‧來,撿起那捲不速之客。

我不禁幻想,要是我硬是跟她搶那捲衛生紙,她是不是就會從這隔版底下大大的地洞鑽過來跟我搶!

還有,這裡的洗手間隔間版都有嚴重的組裝誤差,廁所門帶上鎖上後,有一條光明正大的門縫,就像瑪丹娜的門牙縫一般堂堂正正的存在。你可以從中間的門縫看到外面的洗手台,順便數一數有幾個人在排隊,還可以監督抽擦手紙的人只可以抽一張不可以浪費。好啦!我是誇張了一點,但是,你真的真的可以看到人在外面。我有時看著這些外面走動的人們,都會想,我可以這樣看到她們,他們應該也可以看到我吧!不過大家應該也不會想要關心我尿尿通不通順而往裡面瞧。

今天在辦公室的洗手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辦公室女廁裡共有五六個小隔間,今天午休時我第一次發現每一間看起來似乎都是有人使用,但是講座即將開始,我想禮貌的去敲敲門看看有沒有人在用也無傷大雅。就在我靠近廁所門時,隨著我不經意的眼光掃過,我看到隔壁廁所的大門縫,裡面的一隻大眼睛,盯‧著‧我。是的,我跟裡面那位坐在馬桶上的小姐三目交接了!

尷尬到了極點!尷尬到了爆炸!我一點都不想偷看裡面呀!她會不會以為我是個變態或是沒水準的亞洲妞!我不知道她是誰因為我根本沒看清楚也一點點都不想看清楚!但是她會不會認出我?畢竟辦公室的亞洲女生也沒幾個。也許後來會有辦公室謠言說有個愛偷窺的亞洲妞,而我就變成讓亞洲妞們都是變態廁所偷窺狂的老鼠屎!

我當場嚇的倒退八步,後來剛好有一間開門我馬上躲了進去,避免那位大眼睛小姐出來與我相認。

所以這真的不是我歧視美國,他們的超大門縫洗手間,以美國的國家水準,真的落後到了十七層地獄!

(十八層地獄我就保留給紐約地鐵了。)